2014年南充市力推10大湿地建设
打造各具特色的湿地公园
来源:南充晚报
南充湿地资源丰富,在全省市州中位居前列。24日记者获悉,2014年南充市 将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项目,并力推10大资源性湿地公园建设 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南充市各地湿地建设呈现出“园林化”和“原生态化”两大 态势,各具特色。
“园林化”湿地
代表:上中坝岛
特点:层次分明物种多
“李嫂,双色茉莉是很精致的花种,施肥时一定不要伤苗。”3月20日,雨后 略显泥泞,30多名园林工人早早地来到上中坝岛翻地除草,把大风吹倒的几棵雪 松扶正,并精心栽种了一片绿竹。不到一年时间的封岛育林,工人们的挥汗如雨 将这里变成了一座新型的生态花园。
美人梅刚刚开过花,香气还留在带露的枝叶之间。洁白的广玉兰、粉红的红 玉兰、嫣红的水蜜桃花、热烈的海棠……五颜六色,把上中坝岛装扮成花的海洋 。除了各色鲜花,岛上树木成荫,紫色的红叶李、翠绿的雪松、浅绿的垂柳…… 还有香樟、水杉、红梅,知名的和不知名的,成片分布。
“上中坝岛全是退耕还林形成的次生植被景观,过去岛上杂树丛生。目前岛 上有10余种地表草、20余种时令花木和40余种高大景观乔木。”负责上中坝岛植 被景观恢复的市滨江景区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在未来三四年内,上中 坝岛将发展成南充城区具有高度生态多样性的、园林化的湿地景观。
原生态化湿地
代表:构溪河
特点:林木葱郁水鸟成群
“看哦,这边的鹭鸟才飞起来,那边的鹭鸟又栖停下来,它们还在给小鸟喂 鱼呢!”随着一声惊叫,数十位带着帐蓬的户外爱好者惊扰了构溪河畔的宁静。 近年来,不同季节都有络绎不绝的游人来这里“安营扎寨”。
2011年3月25日,国家林业局发文正式批准阆中构溪河湿地为国家湿地公园( 试点)。构溪河湿地公园的范围由石滩镇到河溪镇的高坎。公园内有野生动物129 种,野生植物64科126属461种,森林覆盖率达到45.92%。构溪河沿岸以本色树种 为主,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内河景观。
构溪河湿地公园规划方案分为湿地保育区、湿地科普宣教区、综合利用区和 管理服务区4大功能区,目前已经在积极落实的是湿地保育区。“明年要迎接国家 湿地公园命名检查,目前正在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加大综合利用力度。”据构溪河 湿地公园管理方负责人冯春元介绍,除了水面景观,构溪河已禁渔多年,河里的 鱼类资源非常丰富。
“构溪河为什么深受户外爱好者青睐?”采访中一位资深驴友介绍,整个流 域两边都有大量的天然草坪和漫滩,植被茂密,亲水性好,适合野营和露天休闲 。更重要的是这里可以随意进入,像这种开放式的湿地资源,十分稀缺。
差异化开发
打造各具特色的
湿地公园
除了上中坝和构溪河两大代表性湿地外,我市还有多个湿地公园。去年,我 市评选出阆中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、南充升钟湖国家湿地公园、西充青龙湖国家 湿地公园、嘉陵太和鹭鸟自然保护区、营山清水湖湿地、仪陇新政河滩湿地、高 坪牛肚坝湿地、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漫滩湿地、南部八尔滩湿地、顺庆上中坝湿地 为“南充十佳湿地”。其中,阆中构溪河湿地公园、南部升钟湖湿地公园、营山 清水湖湿地、西充青龙湖湿地公园先后获准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,营山望龙湖湿 地公园获称为省级湿地公园。
我市精心策划包装并力推的10大资源性湿地公园建设,包括阆中构溪河国家 湿地公园、升钟湖国家湿地公园、西充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、嘉陵江太和鹭鸟自 然保护区、营山清水湖湿地、仪陇新政河滩湿地、高坪牛肚坝湿地及森林岛、蓬 安嘉陵第一桑梓漫滩湿地、顺庆区上中坝湿地以及嘉陵江流域观鸟基地建设。
“湿地公园究竟咋搞才名副其实?为数众多的湿地公园又要具有怎样的区别 性特点才能找准其市场定位?”在各地湿地公园争相上马的过程中,这个至关重 要的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。“湿地公园应具有两个要素,一是拥有亲水植被景观 ,二是要有一定程度的观赏性。”市林业局总工程师梅盛德说,这涉及到保护与 利用的边界问题,如果开发过度,湿地公园会沦为自然景观公园;如果开发不足 ,资源效益得不到发挥。
|